烟台水利故事(四)

日期:2024-02-27 信息来源:市水利局
字号: 分享到:

为有牺牲多壮志,敢教日月换新天

发城镇亭子口渡槽修建故事

上世纪七十年代,海阳市北部乡镇水利设施落后,农业生产完全靠天吃饭,“兴水利,夺丰收”成为那个时代农民脑海中最鲜明印记,就在那时,位于海阳发城镇亭子口村大渡槽拔地而起。

渡槽不是一般的桥,是架在两山之间,顶部两端与渠道相接,贯通水系,用来引水灌溉。亭子口村村民都称这座“上面通水、下面行人”的大渡槽为“人造天河”。

当下修建这样一座大渡槽或许不是什么艰难的水利工程,但是在那个生产力落后,没有工程车、起重机、混凝土搅拌机,群众连温饱问题都尚未得到解决的年代,靠一双双坚毅的手掌、一副副压不垮的肩膀,一声声响彻云霄的劳动号子,完成亭子口村大渡槽这样宏大的工程,足可以用“气吞山河”来形容。

“大概是1975年开始兴建,那时候我年岁小,就记得那段时间村里是红旗招展、军号声声。”亭子口村村民张春堂介绍,当时为了这个巨型水利工程,倾尽了全生产队之力。石匠负责破石、磨石,瓦匠负责浇筑、垒石,小工负责运石、活灰、打下手,没有人喊苦喊累,夜以继日坚持作业,铁锹挖、肩膀抗、板车推……1977年6月亭子口村大渡槽全面竣工了!总跨520米,30米跨14孔,6米跨9孔,离河底最大高度18.7米,引建新水库之滔滔碧水,润泽亭子口村万亩良田。“大渡槽竣工那天,乡亲们从十里八村赶来,大家兴奋地见证着这一战天斗地、改造自然的奇迹,从此告别了看天吃饭的岁月。”

当时16岁的刘殿林还在读书,村里给学生们安排的任务就是打石子,他和同学们下了课就去工地劳作。“想到渡槽建好后,村里的庄稼就有了水流灌溉,每个人都鼓着劲,工作起来精益求精,以求能早日完工。”

定好了敦基,就得接着打造拱梁。没有机械支撑,怎么能打造出弧形拱梁呢?劳动人民充分运用了智慧,先用泥土垒成弧形,然后将石头添盖在泥土上,形成拱梁雏形,浇灌

混凝土定型后,再拆除泥土,弧形拱梁便形成了。

“当年水库的水引到这里后,我们就根据渡槽附近的地势和坡度规划出小沟槽,让水流能到达每一处田地,再打开闸门放水,当时田里种的小麦全靠这座渡槽引水灌溉,帮了村里人大忙。”刘殿林回忆到。

亭子口村大渡槽也是老一辈人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的象征,但随着社会制度的变革,开始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,没有人再去启动这项灌溉作业,曾经盛极一时的大渡槽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。时至今日,亭子口村大渡槽坚固的墩基、拱梁和较为完整的巨观形貌依然傲立,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精神丰碑,它让来往的世人感受到鼓足干劲、力争上游、气壮山河的时代气息,也激励着英雄的海阳人民在新时代继续逐梦前行。

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